首页 > 文章详情

青年生活压力应对的社会心态基础分析

作者:
马墨琳 高文珺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615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青年群体的思想动向、精神状态,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本研究分析了18~44岁青年群体在当前生活中的主要压力来源,以及赖以应对各类压力的社会心态因素。对2022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6017名青年居民数据的分析发现:①我国青年的压力来源广泛,最集中体现在物价、医疗和交通问题上。压力来源在性别、城乡、受教育程度、代际维度存在差异。②青年群体的整体安全感、信任感、社会支持程度、社会公平感、社会流动感知和奋斗信念均对缓解青年群体的生活压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青年压力公平感阶层流动信任感

作者简介:

马墨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高文珺: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出版专著《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和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引言
·样本概况
青年群体压力来源
  • (一)性别与压力来源
  • (二)代际与压力来源
  • (三)城乡与压力来源
  • (四)受教育程度与压力来源
压力应对的心态基础
  • (一)安全感与压力感知:青年群体安全感整体较高,安全感越高,主观压力水平越低
  • (二)信任感:青年群体一般信任感整体较高,但对于陌生人群体的信任有所欠缺,信任感对于缓解生活压力具有正向意义
  • (三)社会支持程度:青年群体社会支持程度整体理想,社会支持度越高,压力感知越弱
  • (四)社会公平感:青年群体社会公平感认知整体积极,社会公平感越强,压力感知越弱
  • (五)社会流动感知:社会流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阶层固化感越强,压力感知越强
  • (六)奋斗信念:青年群体奋斗信念整体良好,奋斗信念越强,主观压力感知越弱
结论与总结
  • (一)物价、医疗和交通问题是核心压力源,城市居民和低受教育程度群体压力感知程度高,值得重点关注
  • (二)我国民众整体拥有应对生活压力的良好心态基础,这为有效化解青年群体的生活压力提供了重要基础
  • (三)“90后”“00后”青年群体呈现高压力感知和奋斗信念缺乏的趋势,社会和高校应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