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市街居工疗站残疾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若干建议

作者: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谢建社
出版日期:
2011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494字
所属图书:
2011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将残疾人社会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的“惠民66条”,提升工疗站服务质量,改变目前工疗站只是“托残所”、“养残院”的低效状况,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建议用三年时间,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分期分批分步骤在广州市160多个工疗站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实施,并经专业培训,且配备督导,严格准入制度。在总结经验、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街居工疗站推开,每个街居工疗站均设社会工作岗位,开展街道内残疾人社会工作。

关键词:

岗位设置残疾人社会工作广州街居工疗站广州 

作者简介: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课题组组长:涂成林。成员:谢俊贵、梁柠欣、魏伟新、谢建社、蒋年云、丁艳华、姚华松、艾尚乐、吕慧敏。执笔:梁柠欣

谢建社: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研究、社会建设与社区工作研究等.

文章目录
广州街居工疗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 (一)资金严重缺乏
  • (二)场地难以达标
  • (三)工作人员不稳
  • (四)学员文化程度偏低
  • (五)师资结构不合理
  • (六)缺乏分类工疗
  • (七)服务效率不高
  • (八)相关政策滞后
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若干建议
  • (一)设置工疗站社工岗位的重大意义
  • (二)设置工疗站社工岗位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 (三)社会工作介入工疗站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