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会非常重要,中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外部刺激的结果。自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启了独特的近代历史。西方国家随之接踵而来,昔日的“天朝大国”在屈辱中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境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由主权独立的封建王朝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被纳入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体系之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拷问国家落后的原因,掀起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但它是在原有的制度下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通过现代化的路径实现国富民强,而国内的统治阶级顽固势力也害怕政权旁落,通过发动政变将改革行动埋葬。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由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伟大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