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研究报告
作者:
葛道顺
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326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研究报告选(1999~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380-402
宓小雄
阎明
摘要:
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的发展,从战略上需要重视以下问题。一是赋予该群体明确的社会地位。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保证非政府组织的自主运营、创新能力和获得足够的资源,从而为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提供较为宽松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一方面要在立法的基础上构筑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给非政府组织从业人群的发展正确定位;另一方面要解决从业人群创业的融资和筹资问题,保证该人群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性需要为目标,逐步增大社会公益领域的投入。二是促进从业人群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首先要设立系统的职业系列,包括职业分类、职业资格、职业职称等,确认这个群体的独立职业地位,保证职业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吸引和保留人才。在职业化的基础上,要逐步推进专业化发展,加强从业者的职业培训和能力建设,鼓励从业者对外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知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其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三是要促进从业人群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形成职业自律。要确保非政府组织运行的合法性、资金管理的透明性以及对资助人和服务对象的信用度。加强从业者提供专业服务和综合咨询服务的有关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和监督工作,促进从业人群遵循国际职业规范。这样才能全面塑造从业群体的公益性价值观念和行动模式并得到社会认可,从而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社会特征
从业群体
作者简介:
葛道顺:
相关报告
北京与世界城市的社会特征比较
2014年中国劳动力的人口、经济、社会基本状况
北京城镇居民通勤时间调研分析
政府与NGO之间的关系转型:对三个组织案例的研究
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
中国公民参与的非政府组织途径分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
非政府组织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
社会工作与非政府组织
反对家庭暴力中的妇女非政府组织——以南京市宁街道“老人、妇女、儿童庇护所”为例
文章目录
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发展概况
(一)背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的规模和结构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的职业领域和方式
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的社会特征
(一)群体以社会公益为价值取向,推动公众自觉和社会参与
(二)群体的使命感强,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奉献
(三)群体的目标具有社会性,意志行动坚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非政府组织职业群体
(二)非政府组织从业群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