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代际和公私观念对公共参与的影响

作者:
陈满琪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864字
所属图书:
社会心态研究新进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作为公众介入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公共参与不可避免具有了“公”的色彩。公私观念归根结底在于如何界定“公”和“私”的边界和如何处理“公”和“私”的关系,因此个体所持有的公私观念势必对其卷入公共事务产生影响。

关键词:

社会心态心理健康公共参与

作者简介:

陈满琪:女,福建泉州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7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1项。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与挪威合作课题等多个项目,在《社会学研究》《亚洲社会心理学》《心理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①社会心态,关注不同领域展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如情感分层、道德情绪,代表作为《情感分层的初步探讨》;②情绪心理学,关注群体情绪、社会情绪及其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代表作为Priming Modernity and Work Experiences Strengthen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irness/Harm Concerns and Anger、《群体情绪及其测量》;③教育社会心理学,关注教育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文章目录
·引言
·公私观念与公共参与
研究方法
  • (一)被调查人
  • (二)测量工具
  • (三)施测程序
研究结果
  • (一)代际在先公后私、奥运关注、奥运参与方面的差异
  • (二)先公后私、奥运关注、奥运参与的相关分析
  • (三)代际在先公后私对奥运关注、奥运参与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结果与讨论
  • (一)“80后”群体公私观念、公共参与的特点
  • (二)代际调节了公私观念对公共参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