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
谢碧霞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30192字
所属图书: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也步入而立之年,志愿组织数量明显增多,全民参与特性明显,“专职+兼职”“社工+志愿者”成为志愿组织人才队伍发展的新趋势,人员结构的智能水平持续提升,队伍发展日益突破地域限制,组织的活跃程度普遍提高,显示出广州志愿组织人才队伍发展的良性成长生态链基本形成。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广州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矛盾已出现了结构性转换,要推动志愿组织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处理好品牌扶持与均衡发展、“政府主导型”志愿组织与“民间草根型”志愿组织、个人魅力凝聚与志愿组织接续发展、志愿者与志愿组织之间“柔性关联”与“强化管理”、增量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等五大关系。

关键词:

志愿服务广州 队伍结构志愿服务组织

作者简介:

谢碧霞:广州市团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政策、共青团工作。

文章目录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的发展现状
  • (一)规模结构:志愿者数量持续攀升,志愿组织稳步增长,队伍规模出现分化
  • (二)年龄结构:青年是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主体构成,但长者、少年儿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志愿组织全民参与特性显著
  • (三)身份结构:党员志愿者所占比例不多,企业志愿组织发展迅速,“专职+兼职”“社工+志愿者”成为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新特征
  • (四)智能结构:人才队伍的学历水平以及专业水平持续提高,推动志愿组织队伍结构优化升级
  • (五)地缘结构: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发展突破地域限制,非户籍人口成为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
  • (六)动态结构:大部分志愿组织为活跃型志愿组织,队伍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在志愿者活跃度上呈现两极分化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的主要特征
  • (一)广州志愿组织队伍发展的良性成长生态链基本形成
  • (二)“政府促进、社会推动、市场助力、个人参与”成为新时期广州志愿组织队伍发展壮大的四大动能
  • (三)智力资源共享为广州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撑
  • (四)立足本土与超越本土两种志愿组织发展模式齐头并进
  • (五)个人魅力型志愿组织是广州志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六)“互联网+志愿服务”推动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优化提升,开辟志愿组织成长的新空间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广州志愿组织队伍结构发展不平衡
  • 2.广州志愿组织队伍结构发展不充分
对策与建议
  • 1.正确处理品牌扶持与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 2.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型”志愿组织与“民间草根型”志愿组织的关系
  • 3.正确处理个人魅力凝聚与志愿组织接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 4.正确处理志愿者与志愿组织之间“柔性关联”与“强化管理”的关系
  • 5.正确处理志愿组织增量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