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提高上海生育水平的配套政策研究

作者:
周海旺 杨昕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7036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上海长期保持超低生育水平带来的严重人口年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工作竞争激烈和养育孩子的高成本是很多人不愿意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原因,并且现有的生育相关福利政策对于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没有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要充分借鉴国际上鼓励生育的有效经验,研究出台鼓励家庭生育两个孩子的相关政策。比如,改变生育政策观,调整舆论宣传导向,倡导育龄人群生育两个孩子,改变现行的鼓励晚结婚少生育的福利政策,把治疗不孕不育的部分费用纳入医保,构建婴幼儿照护网络,开展公益性婚介服务,允许女性未婚生育,等等。

关键词:

上海市生育水平生育政策

作者简介:

周海旺: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科创新智库“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民政局“十四五”科研基地养老方向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口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上海人口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老年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人才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流动人口与就业问题、社会政策、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完成两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申请获得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主持完成20多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完成80多项省市委办局委托课题项目。关于上海人口发展战略、人口发展预测、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对象、人口管理、人口发展预测、婴幼儿托育服务、人口老龄化对策的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获得十多次省部级以上奖励。作为主编编辑出版年度报告《上海蓝皮书:上海社会发展报告》12本,共获得8项全国优秀皮书奖项,该系列蓝皮书是了解上海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参考书。

杨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文章目录
生育率长期保持超低水平,后果严重亟待改变
  • 1.上海的生育率长期保持超低水平,最近4年才略有回升
  • 2.上海最近10年出生人口规模持续增加,正处在一个出生小高峰阶段
  • 3.出生人口中一孩率最近几年下降速度加快,生育政策调整效果初显
  • 4.户籍人口自然变动长期保持负增长或零增长态势,户籍人口增长主要靠迁移
  • 5.户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进入持续减少阶段,劳动力资源紧缺情况加剧
  • 6.老龄化出现加速发展趋势,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加剧
生活和工作压力使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下降
  • 1.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严重影响了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
  • 2.父母特别是母亲面临的职场压力,使生育安排不断后推甚至取消
  • 3.育龄人群整体生育力下降,不孕不育问题严重
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鼓励少生而不是按政策生足孩子
  • 1.晚婚晚育及一孩生育者才能享受经济奖励
  • 2.实行晚婚晚育或接受计划生育手术者才有延长假期的优待
  • 3.独生子女家庭才能享受养老等方面的补贴
  • 4.对于辅助生育服务不提供支持帮扶
  • 5.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可能使女性就业受到歧视
切实提高上海生育水平鼓励每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的对策建议
  • 1.将提高生育水平放到关系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生育政策观
  • 2.改变生育政策宣传的舆论导向,营造鼓励生育二孩的社会氛围
  • 3.改变现行的鼓励晚结婚少生育的福利政策
  • 4.鼓励在最佳年龄生育并保证第二个孩子也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待遇
  • 5.加大投入帮助部分育龄人群克服生育障碍,着力改善育龄人群生育能力
  • 6.加大对配套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 7.减少雇主负担的生育成本以保障育龄妇女的就业权利,计划生育子女补贴和幼儿园补贴改由财政承担
  • 8.鼓励全社会共同关心公益性的婚介服务,允许单身女性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