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北京市养老框架的系统分析与实践探索
作者:
李建国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44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253-268
缪瑞兰
刘卫华
于燕燕
宋梅
摘要: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北京老龄事业和养老系统基本框架的分析研究,本文旨在为有效解决中国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养老体系
老龄事业
作者简介:
李建国:
相关报告
中国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与照护需求分析
绿色养老:多元养老模式全覆盖
北京人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展望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以闵行区为例
中日养老体系与政策比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央的战略部署
北京养老产业现实状况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号
中国老年人政策进步指数
《老龄事业与创新社会管理》绪论
文章目录
北京市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背景分析
1.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发展老龄事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3.老龄工作理论理念和实践做法
·
北京市养老基本框架的构成
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养老保障体系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2.老年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3.老年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
4.建立了适度普惠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
实施“9064”养老模式,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养老管理和服务水平
1.“九养政策”是应对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对策和办法
2.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为满足4%老年人集中养老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完善社区托老护理功能,满足6%高龄、独居、生活不能自理以及临终护理的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4.按照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工作思路,实施老年人优待办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夯实老龄工作基础,构建老龄工作体系
“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蓝图
1.围绕一个指导思想
2.构建三大格局
3.建设六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