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巨灾灾后动员的比较分析

作者:
童文莹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52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模式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书写了中国内地灾后救助动员形式的新篇章。本文比较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次重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助动员形式,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前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灾后救助动员模式也已经发生了转变。基于当前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事实,“政治动员为主导,辅以社会动员”的灾后救助动员模式仍是符合现实国情的,且是当今中国社会效率最高的灾后救助动员模式。

关键词:

社会动员国家与社会灾后救助危机动员

作者简介:

童文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参著论文集两本,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和社会保障。

文章目录
·巨灾与动员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灾后动员
  • 1.“唐山地震”的灾后动员
  • 2.“汶川地震”的灾后动员
两场巨灾灾后动员的比较
  • 1.行动主体
  • 2.动力机制
  • 3.信息沟通
中国巨灾动员的发展与完善
  • 1.关于国家与社会的理论分析
  • 2.我国灾后救助动员模式发展的现实背景
  • 3.“政府动员为主、社会动员为辅”是我国灾后动员模式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