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讲座系列暨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作者:
王铭铭
出版日期:
2000年10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973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7~199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98年6月15日~7月5日,正逢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在国家教育部、北京大学、费孝通学术基金、美国福特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讲座系列,并基于第一、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而举办了第三届同名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的25位国际知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在国际学术讲座系列中围绕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等问题作了精彩的讲演。连续两周发表公开系列学术讲演,除他们各自研究成果和理论外,还从不同角度分析世界的文化多元格局,介绍各国的文化研究与学科建设,探讨社会学、人类学的重要前沿问题。在这些国际知名学者中,有些是学科发展的带头人,有些是专门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些是多年从事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研究的专家,通过这一精彩的系列讲演,了解各地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和分析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于中国学者必然会有很大的启发。国际知名学者聚会北京大学,与中国学者及广大听众间的对话,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是20世纪末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界的一件盛事。60余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与数千人次的听众一起倾听了这一系列讲座,并于讲座系列之后,在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届研讨班以“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为主题,是对前两届研讨班主题的扩展与深化。具体围绕以下几个专题展开深入讨论:①“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涉及跨文化、跨族群问题的理论和经验探讨);②“跨世纪的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涉及制度、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族群关系、法律制度、城乡社区、文化变迁等);③“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跨世纪学科建设”(中外学术思想研究、方法论探讨等)。

关键词:

文化

作者简介: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人类学博士,曾兼任芝加哥大学、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巴黎)、中央民族大学、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教授,出版的著作有:《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1998)、《王铭铭自选集》(2001)、《经验与心态》(2007)、《西方作为他者》(2007)、《中间圈》(2008)、Empire and Local Worlds(2009)、《人生史与人类学》(2010)、《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2012)、《超社会体系》(2015)等。

文章目录
·文化沟通可能性问题
·社会理论的文化界限问题
·非西方区域研究问题
·亚洲本土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