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首都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主要措施。本研究尝试使用社会生态这一概念,选取一个公租房配建社区,测量、评估承租家庭入住后的生活状况,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社区的配租与入住,显著改善了北京市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提高了其满意度。但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体制不畅、生活成本上升、社会关系断裂、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甚至存在社区内商品房业主和保障房住户矛盾的群体化趋势乃至形成社会排斥的可能,亟须服务和管理政策的调整和干预。
北京公租房社会生态配建社区关系损耗福利流失
晋军:清华大学社会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学与环境社会学。
侯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Queen’s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黄璜: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王梦莹: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