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的探索——北京市昌平区海鶄落村的调查与启示

作者:
伍振军 张云华 张英洪 冯效岩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5435字
所属图书:
赋权富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01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保障房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后,国土资源部于2012年1月批复北京市、上海市成为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首批先行试点城市。2012年6月,进展较快的北京市昌平区海鶄落村公租房第一期项目,9栋高层楼房中有6栋已经封顶,近期就可以投入运营。为了了解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与流转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北七家镇海鶄落村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

公租房集体建设农民宅基地

作者简介:

伍振军:

张云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方向: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

张英洪: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农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法学博士。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综合处处长,兼任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农村经济》执行主编,长期致力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著有农民权利研究系列作品《给农民以宪法关怀》《农民权利论》《农民、公民权与国家》《认真对待农民权利》,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研究系列作品《新市民——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农民财产权利研究系列作品《北京市城市化中农民财产权利研究》《赋权富民》《善治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冯效岩:

文章目录
海鶄落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的背景
  • ——集体建设用地长期闲置
  • ——周边租房需求大
  • ——村民迫切要求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性收入
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利国利民
  • ——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和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
  • ——农民实现有工作、有产业、有资本
  • ——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建设公租房缺土地、缺资金问题,拓宽公租房供应渠道
目前面临的问题
  • ——与现行《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不符
  • ——具体配套政策没有落实
  • ——项目投入大、回收期长
  • ——收益分配机制有待建立
  • ——公租房经营管理面临挑战
几点启示
  • ——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值得继续探索
  • ——《土地管理法》修订中应把“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公租房”纳入考虑范畴
  •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