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杭州市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作者:
滕建荣 王小合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090字
所属图书: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杭州的路径设计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员编制管理是指国家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的管理70563804。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医院的医疗项目与医疗业务持续扩展,公共职能及教研任务不断增加,以原卫生部于1978年出台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为依据的编制制度阻碍了现代公立医院的发展,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的要求70563805。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尤其是编制管理制度急需改革,以实现编制的动态、高效管理,使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奠定基础。因此,为破解公立医院编制紧缺的难题,2016年2月,杭州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和市卫生计生委四部门遵循“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联合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市属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本章分析了杭州市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实践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杭州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杭州市编制改革

作者简介:

滕建荣:教授,主任医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导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历任多家医院院长,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获全国优秀院长、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管理有着独到见解,倡导的“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理念被广泛接受与践行。主导推动的“智慧医疗”“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杭州医改模式被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原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在其主政期间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满意单位。

王小合:男,出生于1971年,陕西咸阳人,公共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中青年学术委员、全国创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级评估专家、《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编委。研究方向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与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版著作有《公立医院社会评价路径与治理策略研究》《医改红利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农村卫生事业理论与实践》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政策背景
第二节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科学核算编制数额,以适应医院规模与业务
  • 编制核定动态调整,一事一议
  • 逐步引入备案制,简化编制审批工作
  • 设置医院内部综合管理机构数量及其领导职数限额
  •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人员编制统筹管理
第三节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 编制数额增加,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更加适应医院需求
  • 医院获得一定的用人自主权,管理效率有所提高
  • 精简效能,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 纳入备案编制的工作人员满意度和归属感增强
第四节 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 政府部门间及其与医院间加强交流,进一步增加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
  • 编制测算与岗位设置相结合,并实现向医院员工岗位管理转变
  • 应制定并完善编外人员进入备案编制的管理办法
  • 医院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员工自身积极关注编制改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