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分级诊疗政策创新与联动机制探究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
分级诊疗制度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70号)强调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并明确提出到2017年初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目标。分级诊疗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并取得成效,2017年底,我国94.7%的地市开展了分级诊疗改革,初步完成了建立分诊体系架构的目标任务。体系改革下一阶段对促进机构联动、实现服务整合、提高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在开展“深化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联合研究后指出,分级诊疗体系改革尚有巨大改进空间,“分级诊疗需要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服务,包括保健、预防、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由一线医疗机构进行协调。这样的整合是围绕患者的需要而开展,而不是以服务供方的需要为核心,从而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管理的有效性和服务的协调性”。为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在满足服务连续性、整合性方面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可行的实施路径——“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服务(People-centered and Integrated Health Care,PCIC)模式”70563908,即以人群健康需求为导向,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诊疗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进行整合,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服务70563909。多国的循证依据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卫生系统的整合与协作,该模式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要义高度契合,因此被视为“促进中国尽快实现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改革的愿景目标”的“八大战略改革方向的核心”,而以PCIC模式为导向建立分级诊疗则是改革的“第一推手”。目前,以PCIC模式为导向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在我国逐渐起步,杭州市近年来进行了先行尝试,其建立的以家庭医生签约、智慧医疗以及跨部门慢病联合服务等为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列为以PCIC模式构建的全球22个经典案例之一70563910。本章对“以PCIC模式为导向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目标和路径进行了阐述,对杭州特色的分级诊疗的理论逻辑进行了演绎分析,对改革的实践过程进行了总体介绍,对改革结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本书第十章至第十三章还分别介绍了杭州市对以PCIC为导向的分级诊疗进行支撑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期为分级诊疗体系改革的创新和突破提供路径借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