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未成年人的网络意识和上网动机

作者:
杨斌艳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137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2009年全国的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以11~18岁的青少年为主)的网络意识和上网动机,作者对前两年调查数据中的突出特征进行了适当回顾,以期勾勒出互联网背景下当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期待。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和讨论,给出了一些细致的、可供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

对策建议现状未成年人网络意识

作者简介:

杨斌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网络信息与智能传播研究室主任、传媒调查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舆情与社会治理、新技术与传播、青少年与互联网。2010年起参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项目,该项目已出版《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9部,完成多项对策研究。2016年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的网络意识
  • 1.理性认识网络,肯定网络的积极作用
  • 2.对网上信息的认知度提高,具有怀疑精神
  • 3.对互联网作用的认知更明确,娱乐作用最重要
  • 4.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
  • 5.上网能够缓解心情、释放压力
  • 6.意识到网上不良信息会影响思想健康
  • 7.认同网上色情、暴力等内容对现实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 8.对父母的担心有所感悟,觉得父母最担心他们上网耽误学习
  • 9.希望父母和社会对上网给予必要的监管和指导
  • 10.对专门网站建设有一定的期待
  • 11.喜欢在家上网,认为网吧氛围不适合
未成年人的网络意识分析
  • 1.肯定互联网的作用,渴望使用互联网
  • 2.客观认知网上内容,对不良信息有警惕
  • 3.理解父母的担忧,期望建立专门网站
  • 4.愿意在家上网,希望得到指导
  • 5.娱乐、娱乐还是娱乐
对策建议
  •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制互联网整体环境
  • 2.建立未成年人上网的专有通道和网站
  • 3.完善现有的监管技术,免费提供给社会使用
  • 4.为农村未成年人建立上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