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参与式发展

作者:
徐秀丽 李小云 齐顾波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7786字
所属图书:
普通发展学(第二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参与式发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盛行于20世纪70~90年代,迄今已成为国际发展实践的主流理念。此概念是在对传统发展思想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参与式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框架、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以及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是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本章主要介绍对传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来源、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以及对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关键词:

实践参与式发展发展理论主流理念

作者简介:

徐秀丽:本科与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人文与发展学院。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1年赴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多次赴英国、肯尼亚、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尼泊尔、巴西等地学习和培训。主要研究领域:农村公共政策研究、自然资源管理研究、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李小云:男,1961年生,陕西定边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部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村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中国民促会理事。曾获霍英东高等教育研究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研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经以高等发展专家身份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德国、英国等双边、多边和非政府机构,现受聘为DAC-IPRCC研究小组中方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国际发展援助、社区资源与发展。近来年共出版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国际发展合作。

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博士,发展管理系系主任。她是中国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农业研究网络的总协调人,同时也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参与式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总协调人。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对传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 认识论层次的反思
  • 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
  • 对传统发展实践的反思
第二节 参与式发展理论
  • 参与式发展理论的起源
  • 参与式发展的概念
  • 参与式发展的范畴
第三节 参与式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在中国
  • 对参与式发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