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徐秀丽
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
个人简介:

本科与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人文与发展学院。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1年赴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多次赴英国、肯尼亚、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尼泊尔、巴西等地学习和培训。主要研究领域:农村公共政策研究、自然资源管理研究、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
    徐秀丽 主编 出版时间: 2004年08月
    该书的第一篇由徐秀丽、俞可平执笔,是福特基金会资料课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治理: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研究”的总报告,研究范围为县、乡镇及村级的农村治理,尤其侧重村级治理。其余几篇由来自3个案例所在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取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另外,对解决农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该书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农村发展政策也可提供参考。
  • 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
    郑成林徐秀丽 主编 ; 马维洁 执行编辑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本书为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于2013年9月联合举办的第三期“中国近代史论坛”的成果结集。此次论坛以“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为主题。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另一面,必然是社会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的深刻变化,而这些变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民间组织的逐渐发育与壮大。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和重新定位过程,同样发生于近代中国,其相关历史无疑既具有普遍性,又带着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此次论坛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代国家(包括局部性政权和执政党)对于民间组织(或称人民团体、民间结社、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意识形态、法律定位,民间组织与国家实际互动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一互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希望从更加广阔的视域审视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探讨社会形成的脉络与障碍,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途径和方式。
  • 求知乡土
    王立全徐秀丽 齐顾波 主编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国际上,当传统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逐渐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与当地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参与式发展日益进入政界和学界的视野,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新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中,当地人和当地社区的动态变化、本质和含义、他们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视角,及其与外部干预者之间的互动和关系都成为审视和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的关键。本书所收集的八篇论文分别对社区层次的农户合作、社区视角的农业发展、草场资源管理、信息传播网络、金融资本的运作和管理,以及涉及农村行政管理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普通发展学(第二版)
    李小云 徐秀丽 齐顾波 编著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本书着重介绍发展的概念、发展的理论和发展的实践方法,可作为发展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主要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研究发展的参考书。本书的前五章主要介绍发展的内涵,包括发展思想的历史变迁、发展的概念、发展理论的嬗变以及发展研究的主要范围,并详细阐述了古典发展理论、当代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和实践。作为发展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本书还对国际发展援助作了专门的介绍。本书的后八章侧重介绍发展的外延,主要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发展研究与发展实践中的核心内容,包括贫困与发展、社会资本与发展、治理与发展、自然资源管理与发展、性别与发展以及权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