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教育学习中的应用——以佛山市南海区司法局狮山司法所“我与酒的故事”小组为例

作者:
陈宝珍 谢李沁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590字
所属图书:
佛山南海社区矫正报告(2010~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犯危险驾驶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常表现为悔罪意识不强、对犯罪行为错误归因、对判决表示抱怨和不满情绪。由此,佛山市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结合韦纳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开展“我与酒的故事”小组,从纠正认知偏差、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两方面着手,增强其悔罪意识的同时,达到矫正和预防再犯罪的目的。本文对小组开展过程中的组员招募、内容设置、引领技巧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和提炼,并形成了小组工作被应用于社区矫正,以犯罪类型为维度开展同质小组,服务对象由犯罪者向遵法、守法宣传者转变,由支持小组逐步走向治疗小组的深化转型等工作特色。

关键词:

社区矫正小组工作缓刑

作者简介:

陈宝珍:中山市社会服务联合会秘书长,社会工作师,全国社会工作师实务督导,从事企业服务、家庭服务以及社会服务行政工作;

谢李沁:佛山市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

文章目录
小组工作在教育学习中的应用
  • (一)活动背景
  • (二)小组目标
  • (三)理论框架
  • (四)介入计划
经验推广
  • (一)结合社区矫正相关活动,进行多渠道招募成员
  • (二)夯实前期小组工作
  • (三)小组的开设需要寻找至少一种共性
  • (四)小组工作内容需与目标、理论紧密结合
工作特色
  • (一)小组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
  • (二)以犯罪类型为维度开展的同质小组
  • (三)服务对象由犯罪者向遵法、守法宣传者转变,实现志愿者孵化
  • (四)由支持小组逐步走向治疗小组的深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