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马林诺斯基与费孝通:从异域迈向本土
作者:
赵旭东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2187字
所属图书:
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另类的功能主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304-343
谢立中
摘要:
本文梳理了马林诺斯基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和心路历程,反观费孝通先生的中国本土社会研究。在异域的殖民地从事田野调查,以功能论为解释框架,以科学为自己的偶像,以马林诺斯基为代表的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大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费孝通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取向。费孝通先生以前后两次对马林诺斯基学术传统的转向实现了自己社会人类学思考上的成熟,一次是他从马林诺斯基异域的田野调查传统回归到自己的本土社会;一次是费孝通先生提出“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这一主张。这种转向体现了费孝通先生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并使之进步的远大抱负。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费孝通
马林诺斯基
本土社会
研究转向
作者简介:
赵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相关报告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的体会
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
费孝通关于山区发展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实地研究方法论的再思考——Earthbound china “导言”读后感言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的感想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我国日常生活的结构与意义——《礼记·曲礼》的社会人类学解读
家族研究的文化、民族与全球维度
费孝通与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化——江村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目录
·
走向异域:英国社会人类学的特质
·
时代精神:欧洲的功能论大背景
·
自立门户:反进化历史观的马林诺斯基
·
两难困境: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的自我
·
回归本土:费孝通先生的学术关怀
·
迈向人民:二度转向
·
人在途中:道路的展开而非完结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