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何辉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规制、社会组织、经济社会学。主要著作有:《中国高等教育的筛选机制和文凭竞争》、《政府规制:理论、政策与案例》(副主编)、《诺贝尔奖之问》(副主编);发表论文多篇。

  •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6~2017)
    蔡礼强 执行主编 ; 何辉 徐彤武 副主编 ; 黄晓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措施日益完善和丰富,社会组织的外部支持体系正逐步形成。从全国各地的社会组织发展实践来看,法律政策体系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各类政策工具则促进和支持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政策工具包括购买服务、信息公开、声誉、奖励表彰、补助等,尤其是购买服务已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较为完备的政策操作体系,成为运用最为广泛的政策工具之一。在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主的各类政策工具的推动下,在包括来自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下,通过与政府和市场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社会组织类型正日益丰富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良性发展的内部生态系统与良性互动的外部生态圈。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组织开始步入整体性变革时期。本书是第七本社会组织研究报告,参与撰写的专家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整个研究报告共30余万字,除总报告外,专题研究篇重点关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相关规范、民营企业基金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状况,以及专业志愿服务对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价值等问题,对这些社会组织的热点和新现象给出了深度和前沿的剖析。域外镜鉴篇两篇文章研究日本和法国的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的政策和具体做法,对当下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支持政策的进一步改进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而实务思考篇,则通过一家本土优秀社会组织十余年来与政府合作的历程,全面总结和梳理了社会治理中政社合作的价值、社会组织扮演的角色,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
    蔡礼强 执行主编 ; 何辉 徐彤武 副主编 ; 黄晓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我国社会组织近两年快速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开始迈入发展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新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组织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组织成为新时代全方位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2017年实施的《民法总则》将三大类型社会组织与事业单位一起归入非营利法人类别,对于中国社会组织来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社会组织由此从法律层面被纳入治理体系,法律身份和治理主体地位得到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把社会组织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部分,社会组织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最高层面的机构进行改革设计,成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谋划的一部分,社会组织成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主体。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组织法律政策体系正在加速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的政治地位、法律保障和政策体系日益提升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领域取得了十项重大发展成就,迎来了全新机遇。社会组织应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更好地展现新作为。本书是第八本社会组织研究报告,参与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整个研究报告共30余万字,除总报告外,专题研究篇重点关注慈善组织募捐资格、社会组织孵化器、基层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培训、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以及民间智库发展等问题,对这些社会组织的热点和新现象给出了深度和前沿的剖析。域外镜鉴篇一篇文章通过研究日本“多元协作”的构建,对当下中国“三社联动”和社会治理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案例研究篇,则通过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三社联动”试点探索、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进行典型案例总结和深度实践思考。理论思考篇两篇文章则分别讨论了民间社会组织相关概念以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在实行公民结社权利中的推动作用。
  •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作为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近几年迅猛发展。民办社工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既迎合了社会服务改革、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时代形势,也在缓和社会矛盾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公众多元服务需求、实现社会服务专业化和推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国家和社会互动的视角,认为在中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这种市场化的方式,政府和民办社工机构得以互相增权,一方面,推动了民办社工机构的大发展,确认了其合法性和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民办社工机构提供的服务能有效满足民众的要求,政府的合法性和执政基础得以巩固。
    关键词:
  • 面向社会组织的专业志愿服务:一个初步的分析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近些年从国外到国内出现了一种面向社会组织的专业志愿服务,即主要来自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类的专业人士为社会组织提供的包括项目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筹措、IT等的专业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类专业志愿服务由其服务的专业性和面向社会组织的特点,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支持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还极为缺乏,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介绍和初步的研究探讨,对专业志愿服务的概念,国外和国内面向社会组织的专业志愿服务的缘起和动态进行粗线条的扫描,对面向社会组织的专业志愿服务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了该志愿服务的意义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最后对中国本土的面向社会组织的专业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 社会企业的兴起:理论观点与中国实践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自社会企业的概念被引入国内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学术界、企业乃至政府都逐渐对其予以关注。与此同时,关于社会企业的界定、特征以及我国社会企业的特点等问题,仍存有争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辨析了社会企业的概念、社会企业的特征及其分类,并介绍了我国的几个社会企业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我国社会企业从概念引入到出现和发展作了历时的梳理,对当前的社会企业作了分类,提出中国的社会企业光谱,并就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效果分析——基于北京部分社会组织的问卷调查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针对社会组织的培训活动,既是培养高素质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训工作是怎样的,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组织培训?针对北京市一些社会组织的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现有的教育培训活动总体上是满意的,培训活动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培训的课程设计、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基于对问卷的分析,本文指出,今后的培训工作应该综合利用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的各自优势,建立分层次的、多元化的培训教育体系,优化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
    关键词:
  •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以志愿者驿站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近些年国内非公募基金会快速发展,并对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倡导和实践,是我国社会组织推动社会创新的典型案例。本文从社会创新的视角出发,对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社会创新的理念倡导和实践进行了描述分析,对其特色项目——友成志愿者驿站及其实施案例做了深入的探讨,归纳了友成社会创新的特色,并就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