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效果分析——基于北京部分社会组织的问卷调查

作者:
何辉 高妍春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1800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针对社会组织的培训活动,既是培养高素质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训工作是怎样的,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组织培训?针对北京市一些社会组织的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现有的教育培训活动总体上是满意的,培训活动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培训的课程设计、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基于对问卷的分析,本文指出,今后的培训工作应该综合利用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的各自优势,建立分层次的、多元化的培训教育体系,优化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

关键词:

北京社会组织教育培训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

何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规制、社会组织、经济社会学。主要著作有:《中国高等教育的筛选机制和文凭竞争》、《政府规制:理论、政策与案例》(副主编)、《诺贝尔奖之问》(副主编);发表论文多篇。

高妍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师。

文章目录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1.社会组织类型全面、以民非和社团为主
  • 2.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占比最高
  • 3.近三年成立的社会组织占比达44%
  • 4.约43.5%的社会组织近三年承接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 5.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比达到70.33%
  • 6.被调查者的专业分布
培训现状
  • 1.约59.35%的调查者参加过外部组织的培训活动
  • 2.培训的组织方相对多元
  • 3.偏向实践的教学方式培训效果最好
  • 4.参加的培训中最满意的三门课程
  • 5.整体上对培训的评价较高
  • 6.培训中还需要改进的方面
被调查者对培训的认知和看法
  • 1.社会组织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
  • 2.对于涉及公共政策、管理等的培训主题,哪些是被调查对象感兴趣的
  • 3.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多选)
  • 4.在外部的培训中,最理想的师资是怎样的
  • 5.培训的时长、频率、时间段和费用
  • 6.培训费用的支出
小结
  • 1.培训现状
  • 2.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参加培训的一些比较
  • 3.被调查者对培训的认知和需求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