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泽慧
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个人简介: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培训工作委员会专家,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培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残疾人教育与发展、融合教育。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
    凌亢 主编 ;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从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围绕学生“进得去、留得住、学得好”,以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部署,以《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核心,衔接各项具体政策,覆盖全学段,架构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进融合教育发展。2015年,教育部确定了37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其中22个开展融合教育实验。2017年,融合教育首次写进《残疾人教育条例》,融合教育的发展翻开了新篇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均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各地不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配备专兼职教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以融合教育为主题,对中国融合教育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支持保障篇”和“实践篇”四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呈现了201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对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分报告”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四个重点阶段的融合教育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支持保障篇”对中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和融合教育背景下校园无障碍环境进行了研究。“实践篇”分别介绍了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三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8年的44.9上升到2018年的71.5,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8年的40.4上升到的2018年的75.9,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8年的53.4上升到2018年的65.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8年的40.7上升到2018年的72.3。2015年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8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97,比2015年上升3.6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趋于平缓。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
    凌亢 主编 ;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残疾人体育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实现人权的有效方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发展阶段,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残疾人全面享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以“残疾人体育”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实践篇”“附录”五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呈现了202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界定了“残疾人体育”等核心概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就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群众体育、残疾人学校体育、残疾人康复体育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专题篇”围绕残疾人体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实践篇”从区域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康复体育进家庭试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色发展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教育模式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西安市启智学校的实践经验。“附录”则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大事记(1983~2020年),并整理了2020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表。“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四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中国残疾人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9年的48.4上升到2019年的73.2,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9年的44.2上升到2019年的77.6,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9年的54.4上升到2019年的67.2,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9年的47.6上升到2019年的73.4。2015年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9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8,比2015年上升3.5,提升幅度趋于平缓。展望未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完善残疾人法治保障,提高残疾人事业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
    凌亢 主编 ;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重要基础。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第32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这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有益探索和积极行动。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以“残疾人就业”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案例篇”“附录”五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22)》。《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呈现了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22)》界定了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核心概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就业支持、就业形态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就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就残疾人就业相关的重要因素,对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支持、残疾人就业模式、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进行深入讨论,对残疾人就业中的特殊群体——残疾大学生、视力障碍者、心智障碍者的就业发展动态进行全面剖析。“专题篇”围绕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残疾人的职业技能竞赛、“互联网+”背景和零工经济新形态四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案例篇”介绍了上海市、南京市、厦门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发展的区域经验,呈现了咨询机构、社区等多元主体推动残疾人就业的实践探索。“附录”整理了2021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表。“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五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52.4上升到2020年的77.2,其中,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11年的47.8上升到2020年的84.1,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11年的58.3上升到2020年的68.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11年的52.8上升到2020年的76.7。2015~2020年,我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平衡发展指数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残疾人事业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6.1,较2019年、2015年分别增加4.3、7.8,年均增长率达3%,提升幅度明显。
  • 1986~2020年江苏省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与实践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报告以江苏省融合教育3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为研究对象,回顾江苏省经历“实践起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三个阶段的融合教育发展历程,总结江苏省从“一体化教育”到“随班就读”再到“融合教育”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分析、归纳出江苏省融合教育发展的创新与特色,主要体现为:突出政府责任,创新行政机制;落实教育公平,创新制度建设;扩大服务对象,造福特需儿童;加强督导评估,着眼质量提升;注重专业引领,发挥高校作用;重视舆论宣导,促进社会融合。根据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融合教育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南京随班就读项目为案例,提出促进融合教育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 中国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21)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本报告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残疾人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梳理,发现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主要阶段。对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相对完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智力障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特殊教育学校运动场地保障了特殊体育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中的特殊体育教育。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特殊体育教育缺乏战略统筹;对随班就读体育教育不够重视;残疾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对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提出建议:需要加强特殊体育教育制度化建设;定期组织残疾人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开展残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工作。
    关键词:
  • 中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22)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基础。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的引导下,我国残疾人就业经历了集中就业为主、按比例就业为主、多元化就业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已经形成,残疾人就业呈现多元发展形势,残疾人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竞赛卓有成效。但是也面临宏观形势变化给残疾人就业政策带来的影响,也存在残疾人就业人口结构不良的因素,及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供给不足、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有待落实等问题。应增强信心,挖掘残疾人就业潜能,理清残疾人就业工作思路,压实责任,推动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