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孙友然
机构:南京邮电大学
个人简介:

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教育管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两项,省部级及其他级别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省部级及其他课题三十余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二十余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06~2015)》主要编纂者之一。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
    凌亢 主编 ;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从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围绕学生“进得去、留得住、学得好”,以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部署,以《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核心,衔接各项具体政策,覆盖全学段,架构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进融合教育发展。2015年,教育部确定了37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其中22个开展融合教育实验。2017年,融合教育首次写进《残疾人教育条例》,融合教育的发展翻开了新篇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均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各地不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配备专兼职教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以融合教育为主题,对中国融合教育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支持保障篇”和“实践篇”四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呈现了201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对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分报告”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四个重点阶段的融合教育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支持保障篇”对中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和融合教育背景下校园无障碍环境进行了研究。“实践篇”分别介绍了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三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8年的44.9上升到2018年的71.5,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8年的40.4上升到的2018年的75.9,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8年的53.4上升到2018年的65.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8年的40.7上升到2018年的72.3。2015年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8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97,比2015年上升3.6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趋于平缓。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
    凌亢 主编 ;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残疾人体育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实现人权的有效方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发展阶段,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残疾人全面享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以“残疾人体育”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实践篇”“附录”五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呈现了202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界定了“残疾人体育”等核心概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就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群众体育、残疾人学校体育、残疾人康复体育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专题篇”围绕残疾人体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实践篇”从区域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康复体育进家庭试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色发展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教育模式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西安市启智学校的实践经验。“附录”则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大事记(1983~2020年),并整理了2020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表。“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四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中国残疾人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9年的48.4上升到2019年的73.2,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9年的44.2上升到2019年的77.6,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9年的54.4上升到2019年的67.2,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9年的47.6上升到2019年的73.4。2015年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9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8,比2015年上升3.5,提升幅度趋于平缓。展望未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完善残疾人法治保障,提高残疾人事业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
    凌亢 主编 ;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重要基础。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第32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这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有益探索和积极行动。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以“残疾人就业”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案例篇”“附录”五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22)》。《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呈现了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就业发展报告(2022)》界定了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核心概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就业支持、就业形态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就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就残疾人就业相关的重要因素,对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支持、残疾人就业模式、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进行深入讨论,对残疾人就业中的特殊群体——残疾大学生、视力障碍者、心智障碍者的就业发展动态进行全面剖析。“专题篇”围绕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残疾人的职业技能竞赛、“互联网+”背景和零工经济新形态四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案例篇”介绍了上海市、南京市、厦门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发展的区域经验,呈现了咨询机构、社区等多元主体推动残疾人就业的实践探索。“附录”整理了2021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表。“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五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52.4上升到2020年的77.2,其中,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11年的47.8上升到2020年的84.1,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11年的58.3上升到2020年的68.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11年的52.8上升到2020年的76.7。2015~2020年,我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平衡发展指数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残疾人事业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6.1,较2019年、2015年分别增加4.3、7.8,年均增长率达3%,提升幅度明显。
  •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
    凌亢 主编 ; 王本余 孙友然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08月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区域篇四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和《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梳理了我国2022年教师教育发展状况,构建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数据,测算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并对不同学段和不同省(区、市)的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剖析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分为恢复发展时期、规范发展时期、蓬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当前中国学前教师队伍规模逐渐壮大,学前教师队伍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了多层次的学前教师教育体系,探求出多元化的学前教师培养模式。但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还面临学前教师教育体量不足、学前教师教育整体质量亟待提高、学前教师资源结构不均衡、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挑战,建议进一步扩大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规模,提升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水平,化解学前教师资源结构的不均衡,加强学前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建设。分报告分别围绕学前教师职前培养、学前教师培训、学前教师教育政策、学前教师专业化、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教育五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专题篇选取乡村学前教师教育、学前教师科学素养、学前教师信息素养、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篇则对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南京市的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报告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公开权威数据为分析基础,形成了对2011~2020年十年间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展现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真实水平。通过构建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测算了2020年全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勾画出全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的教师教育发展水平地图,并通过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形成了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状况的总体判断。我国学前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26.21提升到2020年的39.77,普通小学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34.86提升到2020年的49.05,普通初中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47.64提升到2020年的57.95,普通高中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50.95提升到2020年的58.49,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40.79提升到2020年的48.64,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39.16提升到2020年的48.66,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37.09提升到2020年的43.87。2020年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平衡发展指数、发展规模平衡指数、发展质量平衡指数、发展支持平衡指数分别为46.31、47.41、44.04、31.83,比2011年分别增加12.50、13.12、15.38、11.68。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2017年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建设进入新时期的关键一年。本报告主要基于《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1996~2017)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描述了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构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体系,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及各省指数,分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障碍,提出了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6年的39.7上升到2016年的68.4,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6年的35.3上升到2016年的71.2,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6年的48.9上升到2016年的63.6,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6年的34.2上升到2016年的70.3。根据对各省(区、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天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相对较好。当前,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仍然面临挑战:歧视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仍然较为严峻;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弊端仍然影响残疾人事业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事业的政策体系缺乏;残疾人事业法律的有效供给不足;残疾人事业政策的普惠程度有待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等。
    关键词: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9)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建设进入新时代的第一年。本报告主要基于《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19)》和《2018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描述了201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尤其介绍了残疾人无障碍建设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及各省份指数,分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最后,提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7年的42.8上升到2017年的70.7,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发展提升指数、服务支撑指数分别由2007年的38.2、51.7、38.1,上升到的2017年的75.5、64.0、71.2;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平衡指数由2015年的48.29提升到2017年的51.86;生存保障、发展提升、服务支撑平衡指数,分别由2015年的47.57、47.70、50.79,提升到2017年的53.24、48.46、54.42;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所改善,但不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关键词: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2019年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建设进入新时代的第一年。本报告描述了201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及各省(区、市)指数,分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8年的44.9%上升到2018年的71.5%,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8年的40.4%上升到的2018年的75.9%,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8年的53.4%上升到2018年的65.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8年的40.7%上升到2018年的72.3%。2015年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8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97%,比2015年上升3.6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趋于平缓。
    关键词: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本报告阐述了202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及各省(区、市)指数,分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障碍,最后对“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9年的48.4上升到2019年的73.2,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9年的44.2上升到2019年的77.6,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9年的54.4上升到2019年的67.2,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9年的47.6上升到2019年的73.4。2015年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9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8,比2015年上升3.5,提升幅度趋于平缓。
    关键词: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本报告分析了202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最后比较了各省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52.4上升到2020年的77.2,其中,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11年的47.8上升到2020年的84.1,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11年的58.3上升到2020年的68.3,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11年的52.8上升到2020年的76.7。2015~2020年,我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平衡发展指数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残疾人事业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6.1,较2019年、2015年分别增加4.3、7.8,年均增长率达3%,提升幅度明显。
    关键词:
  •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3)
    出版时间: 2023年08月
    本报告展现了2022年中国教师教育总体发展状况,测算了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育事业综合发展指数分别为39.77、49.05、57.95、58.49、48.64、48.66、43.87,比2011年分别增加13.56、14.19、10.31、7.54、7.85、9.5、6.78。2020年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平衡发展指数、发展规模平衡指数、发展质量平衡指数、发展支持平衡指数分别为46.31、47.41、44.04、31.83,比2011年分别增加12.50、13.12、15.38、11.68。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在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挑战,本报告建议积极探索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道路、大力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者队伍、不断完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