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反思与整合:草根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

作者: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
报告页数:
56页
报告字数:
41945字
所属图书:
草根非政府组织扶助弱势群体功能探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一种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规范拥有该模式的人群之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具有整合性、趋向性、规范性、稳定性等特征与功能。文化模式这些特征与功能的共同作用,能够使拥有该模式的群体内各文化要素处于整合状态(所谓整合,原为地质学术语,在此是指任何一种文化,各部分经过整理融合之后,才能成为有机整体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状态),趋于一致,并长期影响群体内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而还会影响一个群体或者政党、政府的制度安排,法律和政策的制定等。参见〔美〕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周晓虹、李姚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
  •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四种模式
  • 现行体制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中的错位现象
  • 政府立法不健全,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 发展经费不足,资源匮乏
  • 人力资源水平偏低,能力不足
  • 自身治理机制缺乏,出现公信力危机
第三节 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 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
  • 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 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互动合作关系
  • 美国税收政策的启示
第四节 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 拓宽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发展
  • 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企、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
  • 提升专业化能力 广泛吸纳人才
  •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
第五节 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
  • 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 志愿者管理体系亟待加强,专业化程度也需提高
  • 他山之石 英国《框架协议》和志愿者“时间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