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失地农民的社群隔离及其风险——基于C市的调查研究

作者:
刘杰 王星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3629字
所属图书:
华人社会政策与服务:问题与机遇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失地农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兴群体,在与城市居民的互动过程中出现了社群隔离现象。这种社群隔离呈现经济性隔离、自愿性隔离和制度性隔离三大层面,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隔离走向融合是破解失地农民社群隔离问题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这3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逐渐形成三大群体:城市居民、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和各种城市管理制度的限制下,农民工终归属于城市的过客,而失地农民则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城市管理者纳入城市居民的管理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失地农民可视为城市居民群体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术界对失地农民的研究集中于失地农民征地补偿的不公和社会保障的缺失等方面。本文在对C市失地农民经验调查的基础上,致力于探讨失地农民这一城市新兴群体与原有城市居民之间的群体关系,侧重于研究原有城市居民和失地农民之间的相互排斥和隔离,以社群隔离为研究视角,揭示当前失地农民社群隔离问题的现象表征,探寻这种社群隔离现象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

经济社区社会融合失地农民社群隔离

作者简介:

刘杰:01965年生,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研究》(季刊)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和上海市社科基金课题近10项及其他各类课题40余项,著有《国际人权体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机制化生存》等专著8部,发表《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及其治理机制》等学术论文200多篇,曾20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奖。

王星: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学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劳工社会学、社会政策理论。曾受邀访问韩国釜山大学、日本成城大学,做过美国杜克大学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十二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文章目录
·失地农民的社群隔离现象及其测量指标设计
·研究方法
C市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的现状
  • (一)失地农民经济性隔离现状分析
  • (二)失地农民自愿性隔离现状分析
  • (三)失地农民制度性隔离现状分析
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的风险分析
  • 1.相对剥夺感下的社会动乱危机
  • 2.孤岛经济效应下的社会不平等的强化
  • 3.社会流动固化下的社会分层结构刚性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