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群中的社区邻里关系研究——以H市为例
作者:
李敏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9821字
所属图书: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7.538-569
李强
摘要:
“邻里”历来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源于芝加哥学派,在芝加哥的人类生态学分析中,社区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邻里关系研究亦可称为城市性研究,主要是对社区居民归属感、成员共同情感、城市居民心理状态的研究。邻里与单位是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最基本的两个单元。改革开放前,邻里是福利型的居住安排方式,是实现政治控制和命令传达为主的社会组织。在单位体制瓦解后,处于街道-居委会体制中的邻里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城市基层最主要的单元。在邻里这一空间中可以观测到宏观的整体性变迁与微观的个体需求的共同交织
518578
,这无疑使邻里研究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学术价值。特别是随着城市群的不断推进,人们居住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对城市社区的邻里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群
社区邻里关系
作者简介:
李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信息化、 电子商务。
相关报告
城市群中的农村土地制度
城市化与中国新成长阶段
中小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策略探讨
居民生活压力感:城市比较研究
走出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极化困境的三点建议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的基本经验浅探
城市群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借他山之石,助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新突破——基于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启示(2016~2017)
文章目录
邻里与邻里关系
(一)什么是邻里
(二)邻里关系及其作用
国外社区邻里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社区失落论
(二)社区继存论
(三)社区解放论
H市社区邻里关系的整体现状分析
(一)邻里熟识
(二)邻里互助
(三)邻里认知
(四)邻里认同
典型传统社区与典型新兴社区邻里关系比较分析
(一)邻里熟识
(二)邻里互助
(三)邻里认知
(四)邻里认同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