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群中的社区邻里关系研究——以H市为例

作者:
李敏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9821字
所属图书: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邻里”历来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源于芝加哥学派,在芝加哥的人类生态学分析中,社区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邻里关系研究亦可称为城市性研究,主要是对社区居民归属感、成员共同情感、城市居民心理状态的研究。邻里与单位是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最基本的两个单元。改革开放前,邻里是福利型的居住安排方式,是实现政治控制和命令传达为主的社会组织。在单位体制瓦解后,处于街道-居委会体制中的邻里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城市基层最主要的单元。在邻里这一空间中可以观测到宏观的整体性变迁与微观的个体需求的共同交织518578,这无疑使邻里研究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学术价值。特别是随着城市群的不断推进,人们居住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对城市社区的邻里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城市群社区邻里关系

作者简介:

李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信息化、 电子商务。

文章目录
邻里与邻里关系
  • (一)什么是邻里
  • (二)邻里关系及其作用
国外社区邻里研究的主要理论
  • (一)社区失落论
  • (二)社区继存论
  • (三)社区解放论
H市社区邻里关系的整体现状分析
  • (一)邻里熟识
  • (二)邻里互助
  • (三)邻里认知
  • (四)邻里认同
典型传统社区与典型新兴社区邻里关系比较分析
  • (一)邻里熟识
  • (二)邻里互助
  • (三)邻里认知
  • (四)邻里认同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