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背景与意义追寻

作者:
权福军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889字
所属图书: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的反身性书写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工作属于应用型的社会科学,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来说,不论是服务于个人、家庭、社区还是服务于社会,都必须要通过实际行动即专业实践活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要熟练地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又要不断内化专业价值伦理,并能根据具体的服务情境将知识、价值、方法和技巧融会贯通,为服务对象提供最适合的服务,满足其需求,促进其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除了依托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和价值伦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专业实践教育来完成。而实习教育又是专业实践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实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工作学术生态实习教育

作者简介:

权福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主持“闲散青少年社会融入工程建设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叙事研究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闲散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反身性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全国团校优秀教师”、“山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青少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高校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文章目录
·实习过程中引发的研究思考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多元化的启示
  • 1.从实证主义到解释主义:重新审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2.从定量研究到质性研究:尝试做一个“热情学术”的探究者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呼唤
  • 1.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呼唤“自觉反省的意愿与能力”
  • 2.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需要“嗅闻本地泥土的味道”
社会工作学术生态建构的需要
  • 1.建立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需要不断提炼实践经验
  • 2.建立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理想学科:需要把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