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思考

作者:
权福军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869字
所属图书: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的反身性书写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闲散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群体中特殊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面临的是以物质生活压力为基础的全面生存压力,传统的控制型和补救型服务理念固然可以在事后对这一群体的实际困难起到一定的补助作用,但是从提升他们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方面看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以往我国青少年政策的制定,过多地强调了问题等显性要素在青少年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而忽略了价值观念等隐性要素在青少年政策中的作用发挥。 最好的干预是预防,青少年社会服务模式的取向应当从事后干预前移到事前预防,弱化其工具理性作用。因此,构建发展取向的青少年服务模式,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群体社会服务工作的根本。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闲散青少年实习教育

作者简介:

权福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主持“闲散青少年社会融入工程建设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叙事研究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闲散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反身性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全国团校优秀教师”、“山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青少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高校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文章目录
价值中立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 1.我与它:价值中立情感隔离
  • 2.我与你:价值介入有情有理
实习过程是“进行曲”,也是“爵士乐”
  • 1.实习过程要“顺着水的方向流”
  • 2.实习督导要重视并创设“实习关键事件”
实务知识充满着“诗性智慧”
  • 1.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之间存在间隙
  • 2.理论与实务的双重鸿沟
  • 3.相信反思的力量
实习生要做一个“返乡的游子”
  • 1.审视自己的角色及境遇
  • 2.消解自己的权力与权威
服务对象需要“技巧”,更需要“拥抱”
  • 1.从“问题视角”到“优势视角”
  • 2.构建发展取向的青少年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