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五保”叙事: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保障

作者:
刘屹 崔壵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58页
报告字数:
48281字
所属图书:
西部村落离散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巴蜀乡村治理小叙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通过对一个乡镇敬老院的参与观察,真正接触到了农村“五保”人群,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身不由己以及他们的“听天由命”,都是五保人群的特殊的生活状态。农村“五保”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帮助,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生存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特别是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劳动者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农村形成大量空巢老人家庭,产生了数量较大的空巢老人。他们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如同“五保老人”一样。所以,他们都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保障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政府之责、社会之责。
关键词:

社会保障农村老人“五保”供养制度

作者简介:

刘屹:河北邯郸人,西华师范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参与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四川省厅级项目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崔壵:

文章目录
调查区域概况
  • (一)地理状况
  • (二)经济与文化
  • (三)M镇敬老院
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
  • (一)离家的无奈与简单的生活
  • (二)病源在身体而病根在心里
  • (三)圈子狭窄与自得其乐
  • (四)乐于助人与人性本善
追求自我的精神世界
  • (一)一个“爱情”故事
  • (二)想要的是“尊重”与“公平”
  • (三)生活中的奉献精神
总结与思考
  • (一)我国“五保”供养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实施进程中的现实困境
  • (三)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建立的社会意义
  • (四)“五保”供养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未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