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6年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研究报告

作者:
委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3377字
所属图书:
202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摘要:

我国社会治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实现方式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其治理方式不仅有法治方式和道德方式,也有共治方式和自治方式等。北京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方式在政治、德治、法治、自治、共治和智治六个维度上展开探索;并存在多元主体参与不足、公共权力短缺、联动方式滞后、社区自治空间不足和系统化方式有待完善的问题;建议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细化街道社区责任、增强社会动员弹性、强化多元自治、加强统筹治理。

关键词:

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治理方式

作者简介:

委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

文章目录
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重要性和释义
  • (一)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重要性
  • (二)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内涵释义
  • (三)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
  • (一)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根本原则
  • (三)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根本遵循
  • (四)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根本目标
基层社会治理“六治”方式的探索
  • (一)政治统领:党建引领方式形成模式
  • (二)德治先导:社会动员方式常态发展
  • (三)法治保障:职责分明方式简约高效
  • (四)自治参与:“接诉即办”方式双向监督
  • (五)共治共商:沟通制约方式汇聚合力
  • (六)智治支撑:“互联网+”方式服务基层
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面临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方式突出,多元主体参与不足
  • (二)政策导向方式凸显,公共权力短缺不足
  • (三)垂直的方式驾轻就熟,扁平化的联动方式滞后
  • (四)自治方式单一,社区自治空间不足
  • (五)服务方式各司其政,系统化方式有待完善
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方式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多元主体参与
  • (二)细化街道社区职责,建立公共权力的让渡机制
  • (三)增强社会动员弹性,构建联动协同机制
  • (四)强化多元自治,扩大社区的自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