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网络时代青年社会交往的关系类型演进及表现形式
作者:
田丰
李夏青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84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5.212-234
张翼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社交软件普遍应用,人们社会互动过程也随之产生了新变化,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出现的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并存的社会交往模式,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关系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以青年群体的网络行为为案例,基于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社会交往模式的分析,探讨网络时代青年人关系类型演进及表现形式,希望能够以此探索和拓展网络时代关系理论研究的适用性。
关键词:
虚拟空间
互联网
社会交往
社交软件
作者简介:
田丰:
李夏青:
相关报告
网络与消费:虚拟空间的信任重构和公民自治
互联网与社会交往
2020年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表达
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会交往的基本状况
虚拟空间与社会矛盾化解的研究
雾霾文化的网络社会学考察
乌日根呼格吉勒嘎查社会生活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研究报告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研究概述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章目录
·
文献回顾与评述
虚拟空间的关系功用
(一)虚拟空间的强关系功用
(二)虚拟空间的弱关系功用
网络社会关系模式的演进
(一)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
(二)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
社交关系模式的动态变化
(一)虚拟空间的潜关系
(二)虚拟空间的隐关系
·
研究小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