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2020年“第十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通过对未成年人互联网上社会交往、自我表达的方式、内容、频率进行分析发现:微信已成为未成年人使用频率最多的社交软件,兴趣爱好是未成年人最常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未成年人网络社交对象以认识的人为主。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自我表达,具有“围观型”、谨慎消极的特征,且倾向于对生活中的烦恼“自我消化”。针对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表达,应警惕游戏沉迷、泄露隐私、言论偏激等表现,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等从多方面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