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精神心理状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张秋霞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487字
所属图书: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老年型社会中,与增龄有关的老年期疾病会明显增加。老年期的精神心理疾病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精神心理障碍在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还附加了歧视、排斥和侮辱,给老年人的经济、日常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和自我评价等都造成不良影响。通过文化重构降低精神心理类疾病的污名化,并对异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疾病、身份等被污名化的事物给予接纳和包容,才能构建起一个人人共享、积极健康和宽容豁达的老龄社会。

关键词:

生活质量老年人年龄歧视污名化精神心理

作者简介:

张秋霞:硕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统计师,社会工作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老龄心理学和社会性别平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老龄心理等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部委级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主编),《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副主编)、《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副主编)、《文化养老》(合著)等多部老龄科研书籍,发表老龄科研论文近30篇。

文章目录
·我国老年人精神心理状态简况
·国际精神心理疾患简况
·精神心理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文献研究
精神心理障碍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 (一)精神心理障碍对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影响
  • (二)精神心理障碍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 (三)精神心理障碍对老年人人际交往的影响
  • (四)精神心理障碍对老年人自我评价的影响
·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工作及精神卫生资源和政策
建议
  • (一)增加精神心理卫生资源投入
  • (二)建立老年精神心理患者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 (三)消除年龄歧视和精神心理疾病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