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认知失调论60年

作者:
徐健吾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42604字
所属图书:
铸就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之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认知失调论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激发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创新和观点争辩,形成一个“树大根深”的体系。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经典认知失调论及四种经典实验范式的提出;经历学术论辩与修正后整合为新视角模型;“自我”的洞见催生出新的研究范式和领域;统一的自我标准模型的构建;群体层面的认知失调以及跨文化研究、认知神经机制等当代新进展。本研究以纵向的理论发展史为脉络,厘清了其起承转合的内部逻辑,并标记出其中的重要节点和由此开辟的研究领域,以期增进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理解,推动相关研究的展开。

关键词:

社会认同认知失调费斯汀格群体认知失调

作者简介:

徐健吾:

文章目录
经典认知失调论的石破天惊
  • (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论》
  • (二)早期的经典研究及范式
论辩与修正:刺激效应还是动机效应?
  • (一)奖赏-刺激论的挑战和修正因子的探求
  • (二)自我感知论的挑战和动机性质的澄清
整合的新视角模型:“不一致”还是“后果”?
  • (一)“后果”
  • (二)新视角模型
  • (三)争议:厌恶性后果是否必需?
失调中的“自我”之争
  • (一)自我一致观
  • (二)伪善范式
  • (三)自我肯定论
  • (四)降低失调的途径:直接与间接
  • (五)有关自尊的分歧
  • (六)自我标准模型
群体认同视域下的认知失调
  • (一)替代性失调
  • (二)社会支持与元一致性
当代认知失调领域的其他进展
  • (一)跨文化研究
  • (二)理论的进一步修正
  • (三)失调的神经机制
  • (四)联结主义模型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