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北京市普通诈骗犯罪的现状、特点与应对策略

作者:
李会彬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0582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2020年发布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487份普通诈骗罪判决书的分析发现,北京普通诈骗犯罪的主体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以男性为主、失业或半失业人员的占比达到75%以上、非北京户籍人口占绝大多数。同时,北京市诈骗犯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单独犯罪占了绝大多数,犯罪的组织性特征不明显,诈骗犯罪活动的随机性较强,破案容易但预防较难。对此,应加大对普通诈骗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力度,采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处罚策略,并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有效应对北京市普通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

关键词:

北京诈骗犯罪犯罪治理普通诈骗

作者简介:

李会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主持“传统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关系反思及其重新界定研究”“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转化关系探究”“北京市应急物资与保障能力建设研究”“北京市应急队伍调查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课题,出版《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专著1部,合著、参编著作7部,在《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文章目录
北京市诈骗犯罪的现状分析
  • (一)犯罪主体状况
  • (二)犯罪客观特征
北京市普通诈骗犯罪的特点
  • (一)犯罪主体多处于无业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 (二)单独诈骗犯罪占绝大多数,犯罪组织性特征不明显
  • (三)诈骗犯罪活动的随机性较强,破案容易但预防较难
北京市普通诈骗犯罪的治理对策
  • (一)加大打击和防范力度
  • (二)采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三)加强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