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群际认知的补偿效应

作者:
刘志军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6052字
所属图书:
群际认知的刻板印象:面孔补偿效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热情与能力作为社会认知中的两个基本维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共识。依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观点,在群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对其他群体的印象觉知将会沿着这两个维度进行,而刻板印象的内容则是由这两个维度的评估结果整合而成。通常,热情与能力同时高或同时低的群体单纯刻板印象只占少数,而大部分群体刻板印象都会归类为或者高能力低热情群体,或者低能力高热情群体。在群际过程中,一个群体在社会认知两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具相对优势而另一维度处于相对弱势的现象,即群际认知的补偿效应。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志军:吉林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面孔特质推断、自闭症儿童面孔识别评估、困境儿童心理评估,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参与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在《Evolutionary psychology》《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ity》《心理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学术著作2部。

文章目录
补偿效应的界定
  • 2.1.1 补偿效应的内涵
  • 2.1.2 补偿效应的情绪与行为表现
补偿效应的解释理论
  • 2.2.1 社会认同理论
  • 2.2.2 系统公正理论
  • 2.2.3 其他相关解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