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面孔补偿效应的双维度检验

作者:
刘志军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554字
所属图书:
群际认知的刻板印象:面孔补偿效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实验1和实验2中,所使用的面孔表征刺激均源自操纵单一维度的反向相关图像分类任务。这两个研究的实验逻辑在于,试图通过操纵社会认知内容一个维度的信息来考察人们对另一维度评估的影响,进而探索两个维度评估水平的补偿关系(Kervyn et al.,2012)。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表明,任意操纵热情或能力两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均会诱发人们对另一维度形成反差性评价,从而产生刻板印象的补偿效应现象,并且这种补偿效应在高热情与低能力的面孔表征印象上的反差最大。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志军:吉林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面孔特质推断、自闭症儿童面孔识别评估、困境儿童心理评估,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参与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在《Evolutionary psychology》《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ity》《心理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学术著作2部。

文章目录
实验3预实验
  • 1.实验设计
  • 2.实验被试与设备
  • 3.实验材料
  • 4.实验程序
  • 5.预实验结果
实验3正式实验
  • 1.实验假设
  • 2.实验设计
  • 3.实验被试
  • 4.实验材料
  • 5.实验程序
  • 6.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