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作为外部世界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一直是认知心理学较为关注的议题,但在揭示社会现象心理规律的社会心理学中却鲜有涉猎,主要原因在于此前受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局限,人们难以将社会活动的内容准确地“刻画”出来。心理表征的词源,最早可追溯到拉丁词“repraesentare”和“represaesentatio”,其含义是外部事物(present)在心理活动中的再现(re-present),其中“前缀re-”即有“重复、重新”之意。在哲学或心理学中,视心灵为表征的主体,其通过感知、意象等把它之外的客体以命题、公式、图像等方式呈现于心中并以文字、符号形式表达出来,进而形成知识(魏屹东,2012)。作为一种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形式,心理表征反映了客观事物,其本身也是客观事物,因而它亦属于心理活动研究需积极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