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以北京市为例

作者:
魏朝阳 王瑞雪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832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疫情造成的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给部分社会组织的后续运营也带来了严重风险。调研发现,疫情对社会组织的打击范围涉及组织运作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机构收入、项目开展、日常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影响较大。社会组织的整体影响力不够、获得来自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限,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是疫情给社会组织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组织要打好“装天线”“接地气”“稳队伍”“练内功”“筹资源”“创品牌”“守法规”七张牌,政府也要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和党建服务、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深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等措施,帮助社会组织减压纾困,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北京市社会组织疫情应对

作者简介:

魏朝阳: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王瑞雪: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工作处一级主任科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组织管理、行政执法、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 (一)北京市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 (二)社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给社会组织生存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困境
  • (一)疫情对社会组织收入和项目开展带来严重影响
  • (二)疫情给社会组织日常运营造成困难
  • (三)疫情对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带来负面影响
疫情给社会组织造成困难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原因:社会组织的自身影响力不够
  • (二)内部原因: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社会组织应对疫情的经验做法
  • (一)开源节流
  • (二)转型升级
  • (三)科技助力
  • (四)寻求外援
  • (五)互助协作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社会组织层面——打好七张牌
  • (二)政府层面——走好六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