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4~2021年政府与民间机构共同管理的保护地——四川鞍子河保护地

作者:
蒋泽银 王磊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53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9~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鞍子河保护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西北部,范围包括四川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岩峰村社区集体林部分区域,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鞍子河保护地位于邛崃山山系的中部,西北方向毗邻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方向与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接壤,是邛崃山野生动物活动的关键连接区域,也是成都市第二水源地文井江的主要汇水区域。2014年底,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CI)与崇州市林业和旅游发展局(2015年并入崇州市农村发展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管理鞍子河保护地,以促进保护地的良好管理,并充分发挥保护地的多项功能。鞍子河保护地是国内第一个由民间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管理的保护地。

关键词:

共同管理保护地鞍子河

作者简介:

蒋泽银:保护国际基金会原保护地项目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地管理。

王磊: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保护区管理。

文章目录
背景
  • 1.本底资料不清
  • 2.保护区保护管理人员缺乏
  • 3.没有开展系统的自然教育活动
  • 4.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治理及管理模式
  • (一)管理依据
  • (二)管理架构
保护和管理措施
  • (一)总体规划
  • (二)生态保护
  • (三)科研监测
  • (四)自然教育
  • (五)社区协议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六)保护地品牌与宣传
·资金来源与可持续运营措施
·保护成效
·问题和挑战
·可供其他公益保护地参考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