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中国疫情下教育公益组织调查

作者:
韩嘉玲 宝丽格 陈欣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1645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0年的一场疫情给众多教育公益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调查通过在线网络问卷形式获取了144家教育公益领域的机构在疫情期间财务、人力、项目开展等方面的现状以及未来的需求。结果表明,疫情下的教育公益组织的生存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财务管理方面,调查显示越是资金量小的机构越难筹到钱,公益机构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疫情的出现也凸显了机构自身供血能力不足,资源导向的筹款模式的问题;这为公益机构思考资金大小与项目开展关系,跨机构合作开展项目提供了探索的机会。较筹资、项目开展等层面,人力紧缺问题受影响较低,主要体现在兼职及志愿者的招募上,但疫情为工作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带来了挑战,团队建设仍需得到日常机构运营的关注。项目开展方面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关注教师、校长,流动儿童、早期儿童等需要进入学校及社区的服务领域。接近6成的机构转为线上服务,但机构反馈在线教育项目效果一般,暴露了教育公益机构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在线课程以及有效组织线上项目的欠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实施也引发了新的不平等,需要教育公益机构探索后疫情时代家庭、学校教育的新方向。

关键词:

财务人力教育公益

作者简介:

韩嘉玲:女,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讲座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人口迁徙、农村教育、社会发展等。从1991年开始从事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发展与支持网络的工作与研究,投身于贫困弱势人群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实践项目,主持多个国家级课题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移民组织(IOM)等国际组织的项目。先后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之科研奖、首都“巾帼十杰”称号等。

宝丽格: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制度创新、多元文化研究。

陈欣: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估。

文章目录
·引言
疫情COVID-19对机构发展的整体评价
  • (一)财务状况:大部分机构财务状况严峻,存在募集资金上的马太效应
  • (二)人力状况:公益领域人员紧缺现状持续,兼职人员出现明显缩减
  • (三)项目开展状况:资助教师、校长成长的类型受到的影响最大,线上项目效果不佳
  • (四)机构援助:接受的援助与需要的支持存在较大反差,需要专项资金或非限定资金等支持
疫情常态化下对教育公益领域的思考
  • (一)资助方:放宽限制,帮助机构“活”下去
  • (二)机构运营:审视自身,拓展合作方式与伙伴
  • (三)项目开展:转变思路,探索教育公益开展新方法
  • (四)行业延伸:关注疫情诱发新的不平等,探索后疫情时代家庭、学校教育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