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互为主体的社会工作“嵌合”发展及其机制分析——以一个粤西农村社工站的发展历程为例

作者:
任敏 郑先令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3396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二十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社会工作的发展从“嵌入”走向“嵌合”。对“嵌合”这一新概念还需进一步进行内涵界定及机制分析。文章描述了C社工站与基层(镇)政府的关系发展,二者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社工站缺失合法性、相互质疑、行政干预专业到彼此信任与支持、合作共赢的演化,经过这个“交互吸纳”的过程,社工站与基层政府的关系也从嵌入步入了嵌合。基于该案例,文章分析了嵌入与嵌合两个发展阶段在主客体关系、关系本质等方面的区别,并总结出“嵌合”发展的内涵。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嵌合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社会工作在实践场域致力于谋求实现互为主体的多重关系。其中,互为主体的在地服务关系为条件,互为主体的专业协同关系为推力,互为主体的政社关系是关键。该案例启示,达致嵌合的机制包括外部条件机制和实践场域内部的行动机制,前者是指从各级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性制度建设到具体项目中的政社协作体系设计为社会工作嵌合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操作空间,后者是指社会工作在服务场域谋求构建起多重互为主体关系的行动。
关键词:

社会工作嵌入政社关系嵌合互为主体

作者简介:

任敏: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2015~2018年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儿童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社会》、《青年研究》和《社会工作》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文化变迁》,合译《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郑先令: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与个案介绍
  • (一)研究方法
  • (二)个案介绍
从嵌入到嵌合:C社工站的行动历程
  • (一)落地困境:情境合法性的缺失
  • (二)互相质疑:行政权威与专业力量的冲突
  • (三)行政干预:自由裁量权的不利影响
  • (四)信任与支持:服务成效促动关系转变
  • (五)合作共赢:在交叉空间中磨合
“交互吸纳”的行动过程与“嵌合”的内涵
  • (一)政社互动过程中的交互吸纳
  • (二)多元主体、主体性与嵌合
社会工作嵌合发展的机制分析
  • (一)嵌合的社会基础: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 (二)服务场域的嵌合是基础:互为主体的服务关系建构
  • (三)专业线的嵌合为推力:互为主体的协同关系建构
  • (四)行政线的嵌合是关键:互为主体的政社关系建构
  • (五)互为主体:嵌合发展机制的核心
·结论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