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以“心理韧性”课程提升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一项干预研究

作者:
王詠 殷晓莉 肖震宇 郭楠 乔春江 陈先豹 荆承红 闫新全
出版日期:
2023年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31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风险行为多发,培养提升中小学生抗挫能力备受关注。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与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管理部门合作,以“心理韧性”课程教学方式,在北京市朝阳区面向全区学校开展了“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具体是先培训一线教师,而后由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授课,同时辅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学生在抗挫折能力、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指标进行测评。前后测数据比较的结果表明:干预后,学生心理韧性获得了显著提升;完整上课的学生在韧性总分和分维度上的改善幅度均优于没完整上课的学生;同时,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评价反馈均肯定了课程的有效性。根据研究过程和结果,我们建议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心理韧性”等积极心理品质课程,加强积极心理品质课程师资的培养和督导;同时,各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心理品质干预研究抗挫折能力

作者简介:

王詠:心理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心理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健康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殷晓莉:心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课程研发主管,心理学专业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肖震宇: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测评、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郭楠:心理学硕士,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德育科四级主任科员。

乔春江:管理学硕士,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德育科四级调研员。

陈先豹:研究生学历,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荆承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心理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养育和学校心理健康。

闫新全:物理学硕士,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特级物理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区域心理健康。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测量工具
干预方法
  • (一)“心理韧性”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成熟
  • (二)“心理韧性”课程师资培训
  • (三)“心理韧性”课程实施过程
干预结果
  • (一)各项指标前后测总体情况
  • (二)课程评价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