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医师与患者关系

作者:
闫泽华 吴英发 王天夫
出版日期:
2023年4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15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医师:群体特征与工作状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医师对患者身份的认知不仅反映了医师对自身职业特征的认识,而且反映了医师在与具体的患者建立关系时的首要情感倾向。在患者就诊、医师治病的过程中,存在不同资源在两种方向上的流动交换过程:一是医师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二是患者支付相应费用。对于前者而言,医师是治病的主体,而患者是需要被救治的客体;对于后者而言,恰恰相反,患者是支付费用的主体,而医师是接受报酬的客体。两种过程背后蕴含着复杂的伦理观念,交织并行,也就为医患关系模式的建立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医师、患者之间的关系既可能停留在普遍的、泛泛的联系上,也可能建立基于个体性的连带;既可能保持着工具性的客观中立,也可能带有情感上的关怀;既可能身份对等,也可能有差等。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患矛盾医患沟通

作者简介:

闫泽华: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以科技、文化、社会关系为切入点的转型社会学。

吴英发: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数字社会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医患关系现状
  • 对患者身份认知
  • 医患矛盾的表现
  • 解决矛盾的途径
第二节 医患矛盾来源
  • 医师方面
  • 患者方面
  • 关系的视角
  • 制度的视角
·第三节 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