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青年群体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作者:
赵红勋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2846字
所属图书:
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青年群体的娱乐实践与社交媒介嵌合的过程中,社交媒介为青年群体的娱乐实践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方式,但也使多数青年依赖并沉浸于仿真世界的娱乐交往过程,逃避着现实问题与价值选择,对社会及青年群体造成了信仰风险问题。因此,化解青年群体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及青年个体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在发展中做到反思,在反思中做到正向前进。青年群体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解构自身与社交媒介之间的依赖关系,依托社交媒介技术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
关键词:

青年群体传播学社交媒介

作者简介:

赵红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视听传播、媒介文化、青年文化、新闻生产;迄今为止,在《中国青年研究》《中国编辑》《新闻界》《编辑之友》《电视研究》《中国电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的媒介化交往研究》等著作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获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优秀评论论文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0余次。

文章目录
表征样态:青年群体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化
  • (一)仪式化的游戏狂欢连接交互关系
  • (二)情感化的“饭圈粉丝”打造互动共同体
  • (三)象征性的媒介消费驱动符号交往
  • (四)“碎片化”的社交媒介使用加剧时间浸润
内在诉求:娱乐实践缘何依赖社交媒介
  • (一)情感满足:自我内心的慰藉与陪伴
  • (二)关系延展:社交话语的意义升级与重塑
后果之思:娱乐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影响
  • (一)“娱乐至死”:青年群体的直接化反映
  • (二)社会认知:青年群体的内向性反映
  • (三)实践重塑:青年群体的现实性反映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