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

作者:
赵红勋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2013字
所属图书:
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面对青年群体的游戏实践社交媒介依赖,需要多方面的把控,我们应该在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社交媒介依赖中寻找平衡,实现青年群体与游戏之间的良性对话。首先,从平台方角度出发,建立、升级防沉迷机制,限定游戏时长以及精准监控青年群体,有助于从根本上避免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社交媒介依赖;其次,面对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社交媒介依赖,学校、家庭、社会良好社交环境的提供,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优秀社交习惯的培育与引导同样关键;最后,从青年群体自身角度出发,应该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改变社交行为构建方式,提高面对面的沟通能力,实现主体意识的觉醒,青年群体的自我把控是实现其与游戏良性对话的根本。
关键词:

青年群体传播学社交媒介

作者简介:

赵红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视听传播、媒介文化、青年文化、新闻生产;迄今为止,在《中国青年研究》《中国编辑》《新闻界》《编辑之友》《电视研究》《中国电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的媒介化交往研究》等著作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获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优秀评论论文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励10余次。

文章目录
表征结构:青年群体游戏实践的社交媒介沉浸
  • (一)重构社交:以游戏为媒的互动仪式
  • (二)建构社群:以游戏为链的群体狂欢
心理归因:游戏实践何以构成社交媒介依赖
  • (一)认知层面:身份认同的实现
  • (二)情感维度:情感能量的守护
  • (三)关系延展:社交诉求的满足
异化连接:游戏实践的社交媒介依赖影响
  • (一)游戏实践劳动化
  • (二)社会交往异化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