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指出,道德主体身份认同的转变必然蕴含着主体道德意识的转换,各主体将在相对恒定而普遍的国家-公民个人、人类个体-人类个体关系中而不是在具有高度伸缩性的家国天下格局中来确定和抉择自身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规范国家-公民个人关系的道德构成公民道德,规范人类个体-人类个体关系的道德构成社会公德,两者共同形成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或曰公德。而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种由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构成公共道德之具体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们相比于传统上对于国与民、人与人之关系的道德要求有什么变化?本章即来讨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