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作者:
庞文婷 李泽阳 王静 陈柳茵 黄志平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2003字
所属图书: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3年课题组对1800名14~35岁广州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广州青年自我价值感较强,超四成青年感到压力大,尤其是在职、已婚、24岁及以上青年;自由职业、居(村)委会、无业青年以及来自忽视冷漠型家庭的青年心理健康需得到更多关注。广州青年以积极应对行为为主,极端消极行为发生率很低。在社会支持方面,半数青年面临问题时选择自己面对或寻求朋友、父母的支持,仅8.5%求助于专业人士。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青年迫切需要自我调节、人际交往、职业指导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主要获取途径为小红书、B站、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知晓度最高,心理健康产品和服务从知晓到使用的转化率有待提高。构建多维社会支持系统,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建设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青年地带社工站等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并结合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宣教力度,增强青年对心理健康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感和求助意愿,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广州青年

作者简介:

庞文婷:广州市团校讲师,广州市团校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健康。

李泽阳:广州市团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工作、共青团组织建设。

王静: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工部副部长,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志愿服务与社工服务、共青团与青年工作。

陈柳茵: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

黄志平:心理治疗师,广州市团校青少年生命教育中心心理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研究。

文章目录
广州青年心理健康状况
  • (一)广州青年基本心理健康状况
  • (二)广州青年压力状况
  • (三)广州青年压力应对行为状况
  • (四)广州青年的社会支持状况
  • (五)广州青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征
广州青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广州青年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超四成青年感到压力大,青年认为主要压力为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学业紧张,不利于广州青年的心理健康
  • (二)家庭教养方式显著影响广州青年的心理健康,忽视冷漠型、专制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广州青年的心理健康
  • (三)在面对压力和心理问题时,广州青年较少采用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应对行为及寻求专业力量,较多选择自己解决,不利于广州青年的心理问题的解决
  • (四)广州青年对心理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知晓度与体验度不高,对有效性和收费的顾虑妨碍了青年对专业力量的选择,不利于广州青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促进广州青年心理健康的政策建议
  • (一)构建多维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全民重视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
  • (二)从源头重视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为青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三)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和教育,培育青年“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 (四)推广完善公益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增强青年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