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2年河南省居民获得感安全感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
樊红敏 王新星 申莹莹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9993字
所属图书: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以河南省疫情防控政策重大调整为背景,以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的“2022年河南省城乡社会治理综合调查”为数据来源,对河南省居民获得感安全感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居民获得感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指数水平为“一般”;河南省18市获得感指数差异不大,漯河、济源、开封排名靠前;2019年以来河南省居民安全感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相比上年有所下降;河南省农村居民获得感低于城市居民,安全感高于城市居民;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个体工商户的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具体来说:疫情防控工作、社区能力、就业服务和推进产业恢复等与居民获得感显著相关,其中疫情防控工作对居民获得感影响最为显著;疫情防控工作、就业服务、医疗服务等与居民安全感显著相关,其中疫情防控工作对居民安全感影响最为显著。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综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推进经济持续恢复,提升居民经济信心和经济预期;推进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充分就业,增强居民民生获得感;推进新形势下包容性应急管理,增强居民安全感;增强社区韧性,提升居民社区安全感、舒适感。

关键词:

河南省居民安全感居民获得感

作者简介:

樊红敏: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郑州大学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地方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省部级奖励9项。

王新星: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申莹莹: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与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一)评价指标体系
  • (二)评价方法
  • (三)样本描述
河南省居民获得感安全感状况分析
  • (一)河南省居民获得感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指数水平为“一般”
  • (二)2019年以来河南省居民安全感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相比上年有所下降
  • (三)城市居民物质获得感指数低于农村居民
  • (四)城市居民安全感指数低于农村居民
  • (五)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个体工商户的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因素
  • (二)模型建构及回归分析
  • (三)获得感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 (四)安全感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提升全省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对策建议
  • (一)推进经济持续恢复,提升居民经济信心和经济预期
  • (二)推进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充分就业,增强居民民生获得感
  • (三)推进新形势下包容性应急管理,增强居民安全感
  • (四)增强社区韧性,提升居民社区安全感、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