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6~2019年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调查分析

作者:
樊红敏 张文玥 刘东梅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8685字
所属图书: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于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的“河南省居民获得感调查”数据,本文从安全感、尊严感以及满足感三个维度来测量居民获得感,同时对比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河南省居民的获得感情况,调查发现:2019年,全省城市居民获得感指数首次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四年来,河南省社会治安指数和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逐年提高,社会治安和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群体比较发现,低收入群体的获得感最低;45岁以上群体的获得感指数最低,在老龄化背景下要重视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和精神需要;普通工人和农民工及农民的获得感指数排名靠后。为提升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改善民生,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水平,强化居民政府认同感;三是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获得感;四是强化居民参与,提升居民的尊严感。

关键词:

安全感居民获得感尊严感满足感

作者简介:

樊红敏: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文玥:张文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刘东梅: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选取与评价方法
  • (一)数据选取
  • (二)评价方法
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状况分析
  • (一)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指数连续四年稳中有升,首次达到“比较高”水平
  • (二)漯河、济源、许昌连续四年获得感指数排名靠前,驻马店、开封、新乡、平顶山获得感指数连续四年上升
  • (三)四年来河南省城市社会治安和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居民评价较高
  • (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获得感最高,低收入群体获得感最低,45岁以上群体获得感最低
  • (五)经济安全、收入满意度、社会参与指数得分排名靠后
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信任对获得感影响显著
  • (二)社区服务对获得感的影响较大
对策建议
  • (一)改善民生,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二)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水平,强化居民对政府的认同感
  • (三)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获得感
  • (四)强化居民参与,提升居民的尊严感